老年人肺炎中醫(yī)治療紀實 ——跟隨蘇禮教授門診札記之二十四
春冬季為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的高發(fā)期,很多老人也常因呼吸系統(tǒng)疾病的反復發(fā)作而不得不整日奔波于各大醫(yī)院。肺炎對老年人來說,更是一種嚴酷的考驗。老年人大多體質較弱,免疫力差,一般呼吸道癥狀輕微而早期即可出現全身中毒癥狀,表現為精神萎靡、乏力、食欲不振、惡心嘔吐、心率增快、心律失常、譫妄、意識模糊、重者血壓下降、昏迷、呼吸衰竭等危重情況。有文獻報道,老年人肺炎的存活率,只有28%。如何更好的治療和預防老年人肺炎,是廣大患者和醫(yī)學界共同關注的問題。中醫(yī)中藥在治療老年人肺炎方面,積累有豐富的經驗。
相對而言,老年人肺炎發(fā)病率高,危害性大,且是80歲以上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,西醫(yī)針對肺炎的主要治療手段是抗感染治療(抗生素)和對癥處理(吸氧等),在濫用抗生素及其副作用已越來越引起廣泛重視的背景下,中醫(yī)中藥的優(yōu)勢已漸漸顯露出來。
老年人肺炎屬于中醫(yī)的風溫肺熱病?!靶爸鶞?,其氣必虛”,其病因多由肺腎兩虛,正氣不足,內有痰飲潛伏,外有風寒侵襲,風寒化熱,痰熱蘊肺,從而導致風溫肺熱之疾。人得盡造化之神功,自然之妙理,自身有一套精密而完美的防病抗病機制。就呼吸系統(tǒng)而言,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每一個器官都是竭盡所能地不讓病邪深入。肺炎則是因種種原因未能將病邪及時阻擋而深入人體內部的后果。痰是人體和病邪斗爭的病理產物,咳嗽是人體自身努力地清除呼吸道異物(包括痰液)的方式,而中醫(yī)則是通過提高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來盡快地清化痰液和病邪,讓正氣恢復到正常的狀態(tài)。
蘇禮老師說,老年人肺炎畢竟是一種相當危重的疾病。首先應當注重保養(yǎng),預防發(fā)病。一旦發(fā)生,一定要早診斷、早治療,病情危重時,應當中西醫(yī)結合,積極予以搶救。危重期度過后,中醫(yī)中藥要及早介入,以最大限度的幫助正氣恢復,防止或減少復發(fā),力爭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。
看舌頭知全身
舌診,為中醫(yī)望診的重中之重,是觀察舌頭的色澤、形態(tài)的變化來輔助診斷及鑒別的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。
舌為心之苗,脾之外候,苔由胃氣所生。舌診主要診察舌質和舌苔的形態(tài)、色澤、潤燥等,以此判斷疾病的性質、病勢的淺深、氣血的盛衰、津液的盈虧及臟腑的虛實等。
舌質,又稱舌體,是舌的肌肉脈絡組織。
舌苔,是舌體上附著的一層苔狀物,有胃氣所生。
三大舌質表明身體可能有問題:
一、裂紋舌
舌面見多少不等,深淺不一,形狀各異的裂紋,即為裂紋舌。
(1)熱盛傷陰,多為紅絳舌有裂紋;如果發(fā)現自己有這種現象需要及時就醫(yī),日常生活中應該避免攝入熱性食物。多吃些滋陰降火的食物。
(2)血虛不潤,多為淡白舌有裂紋;這類舌質多為貧血或者大病、手術后患者,平日需要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,但是切記要循序漸進的補血。
(3)脾虛濕浸,多舌質淡白胖嫩,邊有齒痕,又有裂紋。多為脾虛濕盛的患者,在日常生活中應當多食用山藥、薏米等補脾健胃祛濕的食物。
二、齒痕舌
體的邊緣見牙齒的痕跡,即為齒痕舌。
(1)舌淡白濕潤而有齒印,屬寒濕內盛。這類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,不要吃生冷食物,盡量避免過于潮濕的環(huán)境。
(2)舌淡紅而有齒痕,屬脾虛或氣虛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黨參、茯苓泡水沖服。
(3)舌紅而腫脹滿口,邊有齒痕,多屬濕熱痰濁壅滯。這類患者屬于比較病情比較嚴重,建議及早去醫(yī)院就醫(yī)。
三、胖大舌
舌體虛浮胖大,或邊有齒痕,色淡而嫩,即為胖大舌。
(1)舌體胖大而嫩,色淡。舌邊有齒痕,舌苔薄白,面白形寒,少氣懶言,倦怠食少,腹?jié)M便溏,脈虛緩或遲弱。多為脾虛。
建議日常生活中多食用健脾的食物,如山藥、茯苓、薏苡仁等。
(2)舌大胖嫩,色淡,邊有齒痕,腰以下腫甚,小便少,形寒神疲,四肢厥冷,面色晦暗或晃白,脈沉遲或沉細。多為腎虛水泛。
建議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黑豆、冬瓜等食物。
四、這些舌苔要注意:
1.白糙苔、白苔燥裂
舌苔色白,可薄可厚,顆粒粗糙而疏松,干燥且質硬,望之如砂石,捫之糙手,即為白糙苔,若顆粒較細,質地板硬,已布有縱橫裂紋,稱白苔燥裂。
臨床多見于外感熱病和急性傳染性疾病。
2.黃膩苔
舌苔色黃而粘膩,顆粒緊密膠粘,稱為黃膩苔。
黃膩苔主?。褐鳚駸岱e滯,痰飲化熱或食滯化熱等證;亦主外感暑熱,濕溫等證。
3.灰苔
舌苔色灰中帶黑,稱“舌苔灰黑”。
灰苔干燥,主陽明腑實,陰液已傷。
4.黑苔
舌苔較灰苔色深,多由灰苔或焦黃苔發(fā)展而來。
黑苔主?。褐骼铩針O,寒盛。常出現于疾病嚴重階段。
5.焦黃苔
舌苔色老黃而焦,或厚而色深黃,黃褐色,尤以中心或舌根部為甚。
焦黃苔為胃實熱內結之象。
6.地圖舌
一種發(fā)生在舌黏膜淺層的慢性邊緣剝脫性舌炎。
一般地圖舌與腸道寄生蟲或胃腸功能紊亂、兒童神經系統(tǒng)發(fā)育不健全,情緒波動有關。多見于兒童,尤為體弱的嬰幼兒。也有患者是先天性地圖舌。
地圖舌的患兒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:
一是保證孩子按時休息。及時添加輔食。防止偏食、挑食,以免胃腸功能發(fā)生紊亂和營養(yǎng)不良。可以做杏仁、薏仁、茯苓米糊給孩子食用,既可以醒脾化濕,又能加強寶寶脾胃運化功能。
二是仔細檢查牙齒、扁桃體以及頰黏膜有無感染,一旦發(fā)現要及時治療。
三是保持口腔清潔衛(wèi)生,每天早晨可用軟毛刷從舌背向外輕輕刷1~2次,將剝脫的上皮清除干凈,可以收到顯著的效果。
每天早晨刷牙時可以花30秒看看自己的舌質和舌苔,如果有明顯異常要及時調理哦!
五、9種體質的9種舌苔
舌是人體反應最靈敏的一個器官,舌粘膜是體內細胞氧化代謝最活躍的場所,因此,人體各系統(tǒng)疾病均能在舌上最靈敏地反映出來故有“舌之改變,常伴有系統(tǒng)之紊亂”之說。其中,尤以舌質的變化最能反映疾病,舌色是臟腑本色的反映。因舌質色澤的變化與氣血的運行及盈虧有關,現代醫(yī)學認為與血液流速,血液粘稠度及血管的舒縮,血液的量有關。
脾開竅于口,“舌為脾胃之外候”,“苔乃胃氣之所熏蒸”,故舌苔對脾胃病理的反映是最早最及時的。以現代醫(yī)學而言,舌苔的厚薄或剝脫取決于舌乳頭的狀況,舌乳頭萎縮則舌苔剝脫,舌乳頭角化的上皮細胞分化過多不脫落則舌苔變厚。不同體質都會對舌有影響。
1.正常舌
健康的舌頭為“淡紅舌,薄白苔”,有神而靈活。吐舌時,舌頭大小與嘴角略有間隔;即使張口數分鐘,舌頭也不易干燥。舌下靜脈呈現淡紫色,表示血液循環(huán)順暢,身體狀況佳。
2.血虛
氣血虛弱;整體舌少淡白,無血色;舌苔薄;舌下脈絡不明。
3.陰虛
舌質鮮紅或為紅絳舌;少苔、無苔或光剝;少津或有裂紋。
注:舌有裂紋也不一定都是陰虛所致。
4.陽虛
舌體胖大,淡白,或有齒
5.血瘀
舌邊、舌尖有黑色瘀點或瘀斑,整個舌質發(fā)暗、發(fā)紫或為青紫舌;舌下靜脈曲張。
注:肝主疏泄而藏血,具有條達氣機,調節(jié)情志的功能。情志不舒或外邪侵襲引起肝氣久郁不解,故情緒抑郁或急躁,胸脅脹悶,走竄疼痛;氣為血帥,肝郁久不解,必致瘀血內停,氣滯血瘀。
6.氣虛血瘀
淡白舌或舌質暗,舌苔薄白;邊尖可見瘀斑、瘀點;或舌下靜脈怒張
7.痰濕
苔厚膩、滑膩,或感覺有痰堵塞在喉嚨中,常伴有胖大舌、齒痕舌。
注:痰濕體質發(fā)生多由各種外因或內因導致臟腑氣化功能失調,氣血津液運化失調,水濕停聚,聚濕成痰,痰濕內蘊,留滯臟腑,反過來影響臟腑功能。
8.脾虛濕盛
舌胖大,邊有齒痕,舌苔滿布,苔白膩,或舌根有微黃色痰涎。
注:齒痕舌多因舌體胖大而受齒緣壓迫所致,故齒痕舌常與胖大舌同見,多屬脾虛,主虛證。若舌質濕潤,舌苔發(fā)白,所為脾虛而寒濕壅盛。若伴有黃膩苔,多屬濕熱痰濁壅滯。
提示
中醫(yī)有句話叫“治未病”,不要等有病再看醫(yī)生,要沒病的時候就注意自我診斷和保養(yǎng),專家建議我們要學會每日兩看。第一看就是每天早晨起來看自己的舌苔是不是正常,正常舌苔:舌色淡紅明潤、舌苔薄白均勻、苔質干濕適中,其實就是淡紅舌、薄白苔。第二看是看大便,正常的大便是香蕉便,干燥和腹瀉都說明消化系統(tǒng)有失衡的表現。
以上僅限傳播中醫(yī)知識,不做治療用。如果你屬于某種體質,必然會有相應的癥狀,但不代表你有此癥狀就一定歸類于該種體質,還要綜合其他診法來看。
(林華健康管理供稿)